關於小孩不練琴,是家長與老師最頭痛的。家長認真地催促、好說歹說、威脅利誘,試盡各種方法讓孩子練習。老師上課盡心盡力地教,結果學生回家沒有練習,一切又打回原形。
要讓小孩練琴,跟結婚一樣難。必須天時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。
如何讓孩子練琴呢?這是需要經營的,就像婚姻需要經營一樣。
找出孩子不練琴的原因,對症下藥。
一、時間:
1.練琴的時間太晚。症狀:想睡覺
把練琴安排在寫完功課、吃飽飯、洗完澡後,這時候應該也晚了,小孩從早一路打仗到現在,這時候他們只想玩或睡覺,自然不會想練琴。即使練了也效果不好,一邊打呵欠,一邊點頭,練了等於白練,盡量不要將練琴安排在所有事情的最後。
2.練琴時間在放學後。症狀:肚子餓
練琴時間在放學後。這時候肚子餓得半死,脾氣暴躁,容易與家長發生衝突,可以給孩子補充點能量再練琴。
二、地點:
1.鋼琴放在客廳。症狀:孩子不專心
客廳常常有人走來走去,或是家人在看電視,卻要孩子專心練琴,殊不知自己才是讓孩子不專心的元兇。有些人認為或許將電視關靜音就不會打擾小孩了吧!但小孩知道你在看電視,也會想知道電視有什麼有趣的內容。最好不將鋼琴放客廳,逼不得已的話,盡量在孩子練琴時,給他一個安靜的空間能夠專心練琴,不隨意走動,不在客廳聊天。如果在客廳陪伴孩子,可以做自己的事情(盡量不是娛樂),讓孩子知道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在辛苦練琴,爸媽也在辛苦工作。
2.鋼琴放在無人走動的樓層。症狀:孩子害怕
什麼?孩子害怕一個人練琴?藉口吧!
不是藉口,我自己小時候也有這個狀況。全家人都在一樓,只有我一人獨自在二樓練琴,空蕩蕩的,除了練琴的房間有亮燈,其他都黑摸摸的,更覺得有人在我背後看我練琴。但因為我有虎媽,比起怕鬼,我更怕我媽,只好硬著頭皮練琴,但那一小時內,我時不時就看看時鐘,希望時間快點過完。(大約小學二、三年級)
如果自己沒有虎媽特質,就盡量不把鋼琴放在孩子害怕的地方,不然就是陪伴孩子練琴,增加孩子練琴意願。
三、人:
1.老師:人太好,或是太兇。
我說的是:太好,跟太兇喔!太好定義是,學生沒練琴,乖不乖都順著他。太兇是,學生有練琴,很乖,都一樣不給好臉色。自然不練琴的學生會認為,反正不練也不會怎樣。有練琴的學生會認為,那麼認真練了老師還不認同,幹嘛練阿!所以如果學生表現好,還是要給適當的肯定與鼓勵。如果學生表現不好,要給予適當的顏色瞧瞧!
2.家長:讚美比批評更有效
其實跟老師很像,不能太兇,不能太好。但有一點不同。家長跟孩子住在一起,老師沒有和孩子住在一起。所以大部分監督孩子練琴,還是落在家長身上。
有時候家長想利用激將法讓孩子練琴,反而造成衝突。所以盡量不批評孩子,不說:彈得好爛、差勁。不比較,不說:你看XXX都彈得比你好。要多多讚美。
a.如何讚美?
比如:當孩子將原本彈錯的樂句練好了。家長:經過了練習,你進步了,彈得越來越好聽了。但別只是一昧的讚美,要強調"有練琴才有進步"這件事情。
b.適當演戲
如果某首曲子,孩子不愛練,或是練不熟,也不要批評。家長可以對孩子說:這首我聽過耶!可以多彈幾次給我聽聽看嗎?
如果孩子練了但還是彈不熟。家長可用苦肉計說:我工作好累喔!但聽了你彈鋼琴,現在好很多了,可以再為我多彈幾首(幾次)嗎?
3.其他兄弟姊妹
弟妹太小,在旁搶鋼琴玩,或是要黏著哥哥、姊姊。這時候可以先將弟妹帶去洗澡,或是帶到別的房間玩樂,畫畫。
四、事:
1.功課太難,可能一個音就找老半天,彈完一遍已經不知道過了幾十分鐘,再彈一遍又忘記那個音是什麼,於是又要重找,這時候專注力已經不在了,而且挫折感太多,無成就感。
2.功課太簡單,彈個幾次就練好了,或是視譜就會彈了。久了就會無聊,孩子也認為不用練琴,反正都會彈了。
五、物: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1.音色讓人力不從心
使用品質不良的鋼琴、電子琴練習。可能已經發出a.分叉的聲音b.音不準c.琴鍵接觸不良,怎麼彈都很小聲,或是怎麼彈都一樣大聲。練琴的人會力不從心。
2.座位不舒服
家中電子琴擺放位置太低,只能坐著板凳,曲著身體彈琴,造成身體姿勢不良,手軸撐在膝蓋上練習,常常沒彈幾分鐘就腰痠、腳酸、手痠。
或是孩子還小,坐在椅子上時,腳卻踩不到地,於是重心不穩,腳晃來晃去,無法專心練琴。可以準備一張板凳放在腳下,就不會重心不穩了。
看完以上五大讓孩子無法專心練琴的要點,應該會發現,讓他們無法練琴的因素太多了啊!不過,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只要對症下藥一定要辦法醫。
留言列表